评上半年出口成绩单,看下半年外贸怎么走!
本周一,海关总署公布了上半年的外贸成绩单:今年上半年,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21.79万亿元,同比增长2.9%。其中,出口13万亿元,增长7.2%,这是上半年出口规模历史同期首次突破13万亿元。根据欧洲应用经济研究中心(Prognos research institute)的数据,在全球局势紧张的背景下,中国目前的出口额占到了全球总量的16%。
出口市场更多元
上半年外贸呈现出新兴市场主导增量的新趋势。欧洲、东盟、非洲等市场成为我国出口维持韧性的关键。上半年东盟和拉丁美洲占我国出口的份额分别为17.8%和7.8%,较2019年末读数分别提升2个百分点和1.7个百分点。上半年,我国对美国出口下降9.9%。今年一季度,中国对美出口同比增长5.6%。4月,特朗普启动“对等关税”,一度对中国累计征收145%追加关税,这使得我国4月对美出口同比下降21%;5月同比下降35%,降幅扩大;5月中旬“达成共识”,效果在6月显现——6月我国对美出口降幅缩小至16%。
与此同时,6月我国对东盟出口同比增16.8%,其中对越南和泰国的出口同比增速超20%;同时,6月越南对美出口同比增31.8%,这其实是“抢出口”的结果。
请注意,中国传统出口市场的第一梯队正在逐步发生变化,过去主要依靠欧美日韩市场,未来东盟和非洲国家将占据更重要的位置。特别是非洲国家,经贸合作的潜力和前景十分广阔。从具体品类来看,上半年我国对东盟出口机床、对中亚出口农业机械、对非洲出口纺织机械都明显增长。
出口产品更高端
从上半年的出口产品来看,汽车、半导体产业链、交运设备产业链、机械设备等相关商品出口维持较好表现,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承压。机电产品出口7.8万亿元(占60%),增长9.5%;工业机器人出口暴涨61.5%,全球市场份额跃居第二;芯片出口6500亿元(+20%),新能源“新三样”(锂电池、光伏、风电)增长12.7%。
此外,由于以“Labubu”为首的中国潮玩爆火,今年6月玩具和家具的出口同比表现略有好转。值得注意的是,6月份由于中国加强环保监管,尿素等高污染产品出口下跌超90%;建筑石材出口则在外部关税和内部环保监管的双重压力下下滑约30%;太阳能板和新能源汽车出口也在内卷和“反内卷”的拉锯中开始下降。
下半年
8月起,“抢出口”效应或将减退。并且由于特朗普放出了明确的封堵转口贸易的信号,预计“抢转口”也会降温。下半年将影响外贸走势的几个变量:
1. 特朗普号称8月1日开始的“对等关税”不会延期,那么如何实施成为了关键所在,尤其涉及到东盟国家等转口贸易情况。
2. 市场需求,尤其需要关注欧美经济是否能够复苏。
3. 人民币汇率走势。
4. 红海局势,它关系着出口到欧洲的货物时效与成本。(本文综合官媒/网络整理发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