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交会开幕在即,外国人144小时过境免签!印度10天内对中国产品发起9项反倾销调查,等|外贸大事

头条-广交会开幕在即,外国人144小时过境免签
第134届广交会将于10月15日在广州召开。为做好广交会期间口岸保通保畅工作,优化现有国际旅客通关流程,10月11日,广州市商务局会同广州边检总站召开外国人144小时过境免签政策解读会议。
旅客在广州白云国际机场落地后,持有效护照或其他国际旅行证件、后续航班登机牌、酒店预订单、填写完毕的外国人出入境卡等资料向中国边检申请24小时临时入境许可,来自欧洲、美洲、大洋洲和亚洲等53个国家和地区的公民,持本人有效的国际旅行证件、第三国签证和144小时内已确定日期和座位前往第三国或地区的联程机票,从白云国际机场进入中国时,可在广东停留144小时,无需中国签证。
据悉,为提高参展旅客的通关效率,中国对外贸易中心在广州白云国际机场设立礼遇专用通道,保障广交会境外参展客商入境通关。参加广交会的客商凭本人有效护照或其他国际旅行证件、广交会相关证件、邀请函或预注册回执等文件即可享用快速、便捷的通关服务。
印度-10天内对中国产品发起9项反倾销调查
根据商务部贸易救济调查局管理的中国贸易救济信息网截至7日所发布的信息,自9月20日起至9月30日,短短10日内,印度密集决定对中国产品发起9项反倾销调查,涉及三氯异氰尿酸、软磁铁氧体磁芯、滚子链、玻璃纸薄膜等化学原材料、工业用零部件等产品。
印度商工部年初曾召开多达十几个部委参加的会议,共同商议如何削减从中国的产品进口,以解决“印中贸易不平衡”问题。消息人士称,印方措施之一就是加大对中国的反倾销调查。甚至有一些分析称,莫迪政府打算主动发起一场印度版“对华贸易战”。
韩国-拟将睫毛用烫发产品作为化妆品管理并修订相关法令
近日,韩国食药部(MFDS)拟将“睫毛用烫发产品”作为化妆品进行管理,为避免出现眼睛周围和角膜受损的事例,对该类产品加强安全管理。计划从下半年开始推进修改《化妆品法实施规则》、《化妆品使用时的注意事项及过敏成分标识相关法令》等相关法令。
更多详情参见:https://www.mfds.go.kr/docviewer/skin/doc.html?fn=20230912091957136.hwpx&rs=/docviewer/result/ntc0021/47636/1/202309
菲律宾-制订进口水产品相关法规
近期,菲律宾农业部发布2023年第36号备忘录通函,制定了进口水产品有关要求,立即生效并持续有效,先前发布的与本规定不一致的均作废。主要内容包括:
(1)制定了2023年度35000吨进口水产品配额及其品种,包括吧浪鱼、鲭鱼、鲣鱼等,并规定了配额分配方式及申请配额的进口商要求;
(2)有配额的进口商方可申请进口农产品卫生和植物检疫许可证(SPSIC),SPSIC将分2个时间段签发,进口商申请SPSIC应随附提单和发票,且须具备冷库或租赁冷库,在2023年度配额下的SPSIC有效期45天且最晚于2024年1月15日过期,进口水产品应在SPSIC过期前到达;
(3)获发SPSIC的进口商应定期向菲律宾渔业与水产资源局(BFAR)提交进口报告,应允许BFAR的检查员对在BFAR注册的储存设施储存的进口水产品进行检查和检测,BFAR应鼓励进口商尽快进口以避免在开海后与本地捕捞水产品冲突;
(4)合格的进口商应承诺满足本规定要求,应从非IUU捕捞的合法供应商采购,并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和食品安全标准,不得转让配额,任何违反本规定的行为都可能导致取消进口资格。
更多详情参见:https://www.da.gov.ph/wp-content/uploads/2023/08/mc36_s2023.pdf
荷兰-发布复合食品进口条件
近日,荷兰食品和消费品安全管理局(NVWA)发布复合食品进口条件,自发布之日实施。主要内容:
(1)目的和范围。来自非欧盟国家复合食品进口的一般条件,不适用于未加工动物源产品、不含植物产品的动物源产品、由动物源性加工产品和蔬菜产品组成的产品等;
(2)复合食品定义及范围。鱼糜、油浸金枪鱼、香草奶酪、水果酸奶、含大蒜或大豆香肠和面包屑等产品不属于复合食品;
(3)进口条件。复合产品中的任何动物源产品必须来自欧盟注册的公司及欧盟允许进口的动物源性产品品种;但含明胶、胶原蛋白等除外;
(4)强制检查。复合食品在进入欧盟时须接受边境管制站的检查(货架稳定的复合食品、耐贮存的复合食品、仅包含乳制品和蛋制品的复合食品除外);因感官品质要求需冷冻运输的耐贮存复合食品不免除检查;
(5)证书的要求。
更多详情参见:https://www.nvwa.nl/documenten/import/veterinair/nvwa-import-veterinair/algemeen/alim14-samengestelde-producten
俄罗斯-强制性“诚实标签”产品类别扩大
俄媒Alta.ru消息,医疗器械、儿童食品用水、软饮料和生物活性食品补充剂等产品应于近期开始标示数字标签“诚实标签”。根据俄罗斯发展前景技术中心的消息,数字标签“诚实标签”运营商已做好准备,自9月1日起对新的产品类别进行强制标识:俄罗斯市场上已有足够的设备来确保新增的产品类别标示“诚实标签”,且不会对产品价格造成影响。
上述产品“诚实标签”强制标示的主体为生产商和进口商,在产品中强制标示“诚实标签”的时间分别为:
(1)生物活性食品补充剂:自2023年9月1日起,自10月1日起必须;
(2)软饮料,分阶段进行标示:自2023年12月1日起,玻璃和聚合物包装的产品;自2024年3月1日起,罐装饮料包括铝罐饮料;自2024年6月1日起,所有包装类型的果汁、果汁饮料、植物乳和果子酱等。
(3)儿童食品用水:自2023年9月1日起。
巴西-制订发用定型剂类化妆品临时管理要求
近日,巴西政府公报发布RDC第814号决议,制订发用定型剂类化妆品临时管理要求。主要内容包括:
(1)使用后无需冲洗的软膏类发用定型剂,无论是国产还是进口产品,都应向巴西国家卫生监督局(ANVISA)申请注册;
(2)注册应通过ANVISA的电子系统进行申请;
(3)生产商或进口商申请注册时应提供主管当局发放的卫生许可证副本、产品标签和使用说明、产品皮肤和眼部安全性评估材料、终产品安全性声明等文件;
(4)过渡期结束后未完成注册的产品不得继续流通销售。
该决议自2023年9月15日起生效,过渡期6个月。更多详情参见:https://www.in.gov.br/en/web/dou/-/resolucao-rdc-n-814-de-1-de-setembro-de-2023-508355466
宏观-世贸组织预测2023年全球贸易增长量将“腰斩”
世贸组织(WTO)在10月5日发布了最新的贸易预测,由于2022年四季度开始的全球贸易持续低迷,WTO经济学家对2023年全球商品贸易增长的预测大幅缩减,直接“腰斩”了今年全球商品贸易量的增长规模——预计今年全球商品贸易量将增长0.8%,不到此前4月预测的1.7%这个增长数值的一半。
WTO表示,贸易放缓似乎具有广泛的基础,涉及许多国家和各种商品,特别是某些制成品类货物,如钢铁、办公和电信设备、纺织品和服装等。但一个明显的例外是乘用车,其销量在2023年激增。
WTO表示,放缓的确切原因尚不清楚,但通胀、高利率、美元升值和地缘政治紧张局势都是导致增长放缓的因素。在进口方面,亚洲在2023年上半年的进口同比下降了2.3%,但中国的进口却实际增长了2.0%。其他亚洲国家中,马来西亚同比下降5.6%。泰国同比下降10.3%等。与此同时,美国进口和欧盟进口分别下降了3.7%和4.0%。

外贸资讯:北京世方时专注外贸培训,更多外贸资讯请关注公众号动态。广交会开幕在即,外国人144小时过境免签!印度10天内对中国产品发起9项反倾销调查,等|外贸大事插图